合格的產品不一定無污染
消費者在家居裝修時費盡精力選購產品,可是合格的產品不一定無污染。汪雄軍說:“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不是裝飾材料里有害物質的含量,而是裝修材料里有毒物質的釋放量。可能你的床是合格的產品,你的衣柜、書柜也是合格的產品,但是所有東西在一起釋放有毒物質,室內空氣的污染物就超標了。所以,室內空氣質量關注的是室內各種污染物在空氣里的總量是否超標。”
“為了保證空氣質量,在裝修時平衡裝修材料和家具使用的總量和數量就顯得尤為重要。”汪雄軍還建議消費者在裝修完成后多開窗通風,加速室內有害物的釋放,可在居室內擺放一些吊蘭、蘆薈、長春藤等能吸收有毒氣體的植物。
綠色建材行業缺乏標準認證體系
據數據顯示,我國建材工業每年消耗原材料50億噸,消耗煤炭2.3億噸,約占全國能源總消耗的15.8%,廢氣排放量1.096億立方米。如果長此按粗放型模式發展,將對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。
有業內專家也表示,目前綠色建材發展滯后,標準規范更加滯后,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推廣力度不夠。
在今年年初,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》中提到發展改革、住房城鄉建設、工業和信息化、質檢部門要研究建立綠色建材認證制度,編制綠色建材產品目錄,引導規范市場消費。質檢、住房城鄉建設、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加強建材生產、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,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。積極支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,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。據報道,《綠色建材產品目錄》將在9月底完成。
目前,我國使用綠色建材的人群主要是高端消費者,普通消費者雖普遍表達出對綠色建材的渴望,但對綠色建材的了解還知之甚少,對于綠色建材的價格也望塵莫及。高于普通建材的價格讓綠色建材廣泛使用成了個難題,解決方法需要技術上革新,也需規模生產上創新。整個綠色建材行業起步晚但發展快,縱觀國外綠色建材市場規模,我國綠色建材行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。在整個綠色建材行業暫無認定標準和制度的情況下,政府加快出臺有利于引導建材行業綠色發展、循環發展的規章制度,編制發布支撐綠色建筑發展的綠色建材產品目錄是刻不容緩的。